一周英语 | 怎么设计一节含金量高的英语课?沈峰老师给了3个秘诀
周一(其他学科)丨周二(语文)
周三(数学)丨周四(英语)
周五(班主任)丨周六(微周刊)丨周日(好文精选)
一节英语课刚刚结束,听课老师们不禁发出“生活与艺术的精彩融合”、“真实真诚真性情”的感叹。
他们说的是沈峰老师一节“震撼和启迪并存”的小学英语课:每一个授课环节的高配合完成度,学生在对话交流环节的踊跃,师生“对话”交流内容的生活化与真实,学生对新知识点的现学活用……密布的亮点让听课老师应接不暇。
这样的一节高含金量的小学英语课程是怎么做到的呢?下面星宝就结合授课老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沈峰老师的教学片段和教学成果来进行剖析。
1
教英语,从提出疑问开始
一般来说,教师对教材的运用是这样的:领读生词和课文、讲读文本、讲解语法、讲授解题技巧……这种策略以教师讲解、学生消化记忆为主,在引导教师输出知识经验的同时,单一枯燥的记忆学法容易让学生丧失兴趣。
怎样活用教材让学生不用死记就尽可能学到知识呢?沈峰老师通过利用“疑问”解决了这一问题。
教“打电话“这一话题时,出示课题A telephone call以后,沈老师并没有让学生自己浏览课文,而是先抛出了任务:课文中的两位同学在电话里谈了什么?
学生思维调动起来以后,再发起追问:听了课文中的任务对话,你能尝试用英语打电话吗?
根据课堂反应和课程进度,不间断地提出问题,通过任务设疑,激发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兴趣。
一打开教学挂图,学生们就对色彩鲜艳的图画充满了关注。在要求学生仔细看图之后,沈老师发起了疑问: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Who can you see?
How many?
Where are they?
Whose…
图中的细节也不容错过:观看下面四幅图,Miss Fox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呢?四位学生的动作和表情分别有什么变化呢?
教材中的插图常常被作为一个创设情景的辅助手段被忽略,但是学生们却对插图情有独钟。利用学生对于图画的兴趣,发起疑问,当学生通过观察回答出“谁?什么?在哪里?“等问题时,他们对课文的难点、疑点也就有了大致了解,可在此基础上再针对性地学习。
课文中,对话篇幅有限,大部分课文的语言材料都有言尽而意未绝。例如,有一篇课文中共有3个人物,高老师、林涛和李磊。课文的最后一句是Go and get him please.即高老师让林涛去办公室找李磊。沈老师以此设计了一些疑问:
林涛和李磊在办公室见面会说些什么?
他们一起回教室时,高老师会说些什么?
林涛和李磊又会怎么回答?
通过发挥想象,延展课文,引导学生按各自的理解去续编对话,在训练发散思维的同时,锻炼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教材中有些课文较长,如果按对话顺序逐句教学,费时较多,重难点不易突出,学生的注意力也可能在重要知识点讲解前涣散。
在第四册的A letter一课中,内容篇幅较长,生词较多,信中涉及人物“方明“生活的诸多方面。沈老师就在学生自学时布置任务:设计一张”方明“的个人资料卡,卡中要有姓名、性别、年龄、所在学校、班级、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电子信箱等栏目。在上课时,根据资料卡的相关栏目回溯到课文,引导学生变序阅读。
先挑出课文中的重点部分设置成疑问,学生在回答过程中,了解文章大致结构,关注重要知识点,同时还可训练学生的跳跃思维。
通过任务布置-巧用插图-发挥想象-变序解答,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点和重、难点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那怎么加深这些知识记忆呢?沈老师的对策是“一题多议,多方向扩展尝试“。
刚学习了关于“问路“的课文,在按照课文内容重演课文对话时,原本学生指去电影院的路时会问:Do you know The Garden Park?老师应回答:Yes.学生就会告知:The cinema is beside the park.
但在实际对话中,沈老师却打破了课文的框架:
S: Do you know TheGarden Park?
T:No.(打破课文的框架)
(S有些惊慌,于是出现了很多课文中没有的句子。)
S1: Sorry, I can’thelp you.
S2: You can goand ask the policeman.
S3: Follow me.
S4: Taxi!
对教材内容的扩展或活动步骤的更改,虽然超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范围,但是却激起了他们的疑问,加深了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引发了他们在课外及今后的学习中寻找解决的办法。
2
互动,将英语“用”起来
英语的教育学习,最终的目的是学生在活动中愉悦、自然、顺畅地完成认知和内化,从而提高对英语这门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为了有效地帮助学生把这门知识转化为技能,沈老师的秘诀是多样化、多角度、纵深化的“互动”教学。
在执教《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6 Let’s go by bus一文时,课文的知识点是交通工具乘坐方式及其表达。深化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理解运用,沈老师开展了这样一段互动:
T :Look at me , please. Now, I’m a grandma. I’m i ll and tired. I want to go home. I need help. How can I go home ?
S1:By bus.
T :It’s too late. There is no bus now.
S2:By taxi.
T :Good idea. But I have no money.
S3:Let’s go on foot.
T :I’m ill and tired now. I can’t walk any more.
S4:I’ll ride a bike and carry you home,OK?
T :OK. Thank you. You are a kind boy.
结合这段知识点,沈老师创设了一个老奶奶需要他人帮助的情景,并调整条件引导学生运用“By bus”、“By taxi”、“Let’s go on foot”、“ride a bike and carry you home”等解决方案。
创设知识点相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思考并运用,在学生的真实反应中,加以追问及引导,也从另一方面促成师生的互动交流。
“There be”句型是英语的高频句型,当“There be”句型与自我介绍、诗歌相结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T:I‘m going to introduce myself like this. By rhyme.
T:In this city , there is a school.
In this school, there is an office.
In this office, there is a teacher.
Who is the teacher?
You know, it’s me.
T:This is the rhyme about your English teacher. And you are my……
S:Students.
T:Can you introduce yourself like this?
节奏明快、简单的诗歌,让自我介绍变得朗朗上口,学生们也跃跃欲试。一首简单的诗歌朗诵后,学生们对“There be”句型也可以自由运用了。
(刚刚新学了“Then and Now”用法)Brown一家来“Daily Talk Show”节目做客了,欢迎大家围绕“Then and Now”来提问互动……
(学习了Bobby和his cousin的故事)请四人一组来表演一下Bobby和his cousin的故事,注意用语气、动作和表情演出他们不同的心情,也可以给故事加个结尾哦!
通过合作、表演、再创造,再添加学生的想象力,快乐参与游戏=学习知识+自主运用。
3
善待“错误”,拉近师生距离
课堂气氛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课堂教育和学习的效果。无法作答、回答错误等处理不当,都可能会让学生在下一次学习互动中机械重复或闭口不言。沈老师的教学案例告诉我们,面对错误,要分情况地善待错误。
课堂上经常遇到学生因回答不出问题站在那里的难堪场面。这种面对面的尴尬会让学生胆怯以后的问题回答。于是,沈老师在课堂上郑重宣布,答不出老师的提问时可以说“Sorry, I don’t know.”同时也规定,对同一个问题只能说一次,因为这个不能成为学生不好好听课的保护伞。
在一次英语课上,一位学生回答“I have some ears.”原本想表达“小耳朵”的他,把“small”说成了“some”。沈老师走上前去,一边看着耳朵,一边说:“Some ears? How many?”
嬉笑中,学生把错误更正过来,既加深了ear用法的理解,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T:What is in Ben’s school?
S:There is a classroom, a music room, and a library. (学生错将“some classrooms”表达成“a classroom”)
T:OK. They are talking about the classroom, the music room, and the library .
So, there is a library, a music room and some classrooms in Ben’s room.
What is in the classroom/library/music room?
S:There is a TV in classroom. (少了一个“the”)
T:Yes! There is a TV in the classroom.
在上面的对话中,学生表达中有两个小小的错误,沈老师在给予充分的肯定后,通过复述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了正确的表述方式,也保护了学生主动表达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沈峰老师一系列对于教学程序的再设计经验在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果同时,也给予了一些启发:
1. 利用疑问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活用课本释放教材的力量,一问一讲中,帮助学生学习课本知识;
2. 情景营造、诗歌编写、课堂游戏,多样化课堂互动,促进知识转化为技能;
3. 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错误根据情况多方式善待,多管道调动学生积极能动性。
各位英语老师,快来一起试试吧!
本文部分观点与内容提炼自沈峰老师文章,部分内容由编辑整理
图片丨堆糖
编辑丨李俊萱
“星教师”广告合作请联系:023-67450968
投稿邮箱:3207153742@qq.com
推荐阅读
点击关键字,阅读更多“小英”相关内容
/教育戏剧主题峰会全纪录 /
点击下图,直接连线 ▼
/ 中学数学年度创新教学设计 /
↓↓↓ 点击"阅读原文" 【一键订购】